秋冬季节,属于心血管疾病高发期,我国心血管病死亡率高于肿瘤和其他疾病死亡率,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率的40%以上,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
心脏疾病是人类健康“头号杀手”,其中心血管病死亡率在我国逐年上升,防患与防治刻不容缓,心血管病者尤其要注意身体,避免寒冷的天气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导火索!
信号一:胸闷、胸痛
如果觉得胸口仿佛压着一头大象,最好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觉得胸部肌肉有扯动感,说明可能有潜在心血管疾病;
如果胸痛伴有放射到肩膀、手臂、颈部或下颌部的疼痛,一定要告诉医生。
信号二:呼吸短促
爬一段楼梯就气喘吁吁,而过去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应警惕心脏问题。躺下时出现呼吸问题,很可能是心脏瓣膜病的症状。
信号三:头晕目眩
头晕眼花和眩晕,可能是血管堵塞或心脏瓣膜疾病的征兆,如果伴有心悸,则必须当心。快速站立时出现头昏眼花,也可能是心脏异常的一个信号。
信号四:严重的肠胃不适
严重胃肠不适,也可能是心脏问题的一大信号。
研究表明,有些女性患者在心脏病发作前几天,就会出现消化不良。但是很多人不会想到这与心脏病有关,并因此延误病情。
记住心脏的朋友
1、钾
与钠恰恰相反,钾可以促使肾脏排出更多的钠,从而缓冲钠盐升高血压的副作用。并且,研究也发现,适当多吃含钾的食物对脑血管有保护作用。
饮食建议:偏黄色、橙色的蔬果中的钾含量很高,香蕉、橙子、芒果、黄彩椒等,都是补钾好手。很多新鲜蔬菜的钾含量可以和香蕉媲美,如菠菜、空心菜、苋菜、芥蓝、油菜、紫背天葵等。每天摄入一斤的新鲜绿叶菜,就可以满足钾需要量的一半。
2、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
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是人体现在缺乏最严重的脂肪酸,很多实验得出α-亚麻酸具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蛋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从而可以降三高,预防心血管疾病。
大家日常多补充多不饱和脂肪酸来改善人体脂肪酸的失衡,中国营养学会2013年版,推荐α-亚麻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每日摄取量1600-1800毫克。
饮食建议:不饱和脂肪酸来源广泛,动物性食物中深海鱼类中含量丰富,植物性食用油中,胡麻仁油、核桃油中含量丰富,日常做菜的时候,可以淋上一些这样的食用油,或者凉拌菜食用。
3、膳食纤维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增加膳食纤维,尤其是可溶性膳食纤维可减少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固醇从人体内排出,降低冠心病发生风险。
另有研究表明,不可溶性膳食纤维与心血管病风险降低相关,并可延缓高危人群向心血管病患者转化的速度。
饮食建议: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人每天应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在蔬菜水果、粗粮豆类及菌藻类食物中含量丰富。各种豆类,如黑豆、黄豆、红豆、绿豆等都是补膳食纤维的高手,根菜类食物纤维含量也较多,如胡萝卜、红薯、土豆等。
人体自带四大养心穴
心绞疼痛寻内关
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约两个半横指处)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人体内部的一道重要关卡,就像一道血液的闸门一样,有疏导气血郁滞的作用。
按揉内关穴对治疗心、胃疼痛很管用,像胃痛、偏头疼、恶心、呕吐、心绞痛和血压高低的调节都是它的拿手好戏。
心慌补血找伏兔
我们平时形容心跳得很快,心慌时,会形象地说就像怀里揣着个兔子似的。
用掌根按揉伏兔穴(位于大腿前面,正坐屈膝成90度,对方以手腕掌第一横纹抵其膝上中点,手指并拢压在大腿上,中指到达的地方就是此穴)就有缓解心慌和心跳过速,补养心血的功效。
胸闷血淤养曲泽
曲泽穴(肘微屈,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的内侧缘),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在治疗很多心血管的疾病方面,是个要穴。
如出现心胸烦热、头晕脑涨,或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属于心包经之热症者都可以通过按摩此穴来进行调节。
心淤咳嗽找天泉
天泉穴(掌心向上,握拳,屈臂时在大臂上会有凸起的肌肉,肌肉上方2寸的位置)的意思就是心脏之血会像高山流水一般源源不断供给全身。
有些人经常感觉胸闷气短,去医院检查后诊断是心脏供血不足;或者有人出现胸口憋闷、咳嗽、咯痰,这时可在晚上7点到9点之间,在天泉穴拔罐或刮痧,隔日症状即可有所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