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小编四年级历史老师教的朝代歌。
两周叫法一直有,只是谈论东周具体事件时,人们为更明确不同背景,习惯上说春秋战国。
西周和东周
武王伐纣,建西周,定都镐京(今西安)。
周幽王时天灾人祸不单行,引周室上下强烈不满。前774年,周幽王废王后申后,同废了嫡子宜臼。后立宠妃褒姒,其子成了太子。这本就冒天下之大不韪,继而又迫害原太子宜臼。
申后之父申侯大为恼火!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和缯国攻打周幽王。周幽王被杀于骊山下,西周亡。原太子姬宜臼继位,为周平王。东周开始。
后东周都城东迁于洛邑(洛阳),史称平王东迁。
为何称西周,却拆东周为春秋、战国?
西周,分封制,获封者为诸侯。各路诸侯一切以周天子马首是瞻,对天子尽义务,听从天子调令。诸侯存在竞争,但尽遵周礼,周控天下。
东周,周幽王和申候之战本为内耗,周平王东迁后,东周步入衰落,此消彼长,诸侯做大。东周先后演变成两个不同阶段:春秋和战国。
春秋丨
各路诸侯并未完全摆脱周礼束缚,诸侯称“公”。竞争加剧,但尚守礼法,战争规模一般不大。
本质是争夺政治霸权,征服对手,实现自己政治利益最大化,比如春秋五霸。春秋是“文明之争”——让你服我,但不是灭了你。
战国丨
周天子完全沦为摆设。越来越“不要脸”,诸侯国开始以“王”自居,而不再称“公”。公,代表诸侯爵位;王,则为主权身份。性质发生变化。
战争爆发趋于频繁,规模越来越大。不再是简单臣服对手,而是借助残酷战争,不惜一切代价灭掉众敌。目的: 称雄天下,建立新的政治制度。战国是天下之争。最终秦国横扫天下,一统华夏!
小编陈词
西周: 是周礼一贯而终的时代。诸侯臣服于周天子,良性竞争,制度和礼法井然有序。
东周: 天子早已失去实际掌控力。春秋和战国是完全不同历史性质的阶段。为明确和区别两个时期,就习惯用春秋和战国,但是框架依然是东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