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医院里的血浆为什么不会凝固)
发布时间:2022-09-22 15:14
浏览量:28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如果身体的哪个部位出血了,血液一般在几分钟内就会凝固,因此当人们去医院进行抽血化验室,很多人会担心采血管里的血液会不会发生凝固,答案是不会凝固的,其实原因很简单,先让我们了解下血液凝固的过程,血液主要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组成,血液的凝固主要做血小板和血浆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血浆中含有大量的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等,这些都是参与凝血的重要物质。凝血过程根据其途径不同可分为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两种途径的凝血过程都需经历三个阶段,即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形成过程不同,内源性凝血参与凝血的物质均来自于血浆,外源性凝血则由于血液之外的组织因子暴露于血液而成。当血液从人体内流出后会遇到一些血管外的物质,这些血管外的物质会使组织因子被激活,凝血系统启动,使血液凝固。而医院内的采血管里的血液之所以不凝固的原因是是里面已经提前加入了一些抗凝剂,常见的有肝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等,肝素能够与抗凝血酶结合灭活许多凝血因子,并且能够干扰凝血酶的作用,因此阻值凝血过程的发生。EDTA 是一种重要的络合剂,钙离子是参与凝血酶原形成的重要物质,EDTA的主要抗凝机制是其能够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从而使凝血过程被阻断,起到抗凝的作用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