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公园作为青岛市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先后建设了海滨公园(今鲁迅公园)、观象山公园、栈桥公园、太平角公园、东镇公园、西镇公园、四方公园等7处公园。现如今,除了老青岛已经非常熟悉的几个老公园之外,四方公园还尚有残迹可寻,而东镇公园与西镇公园早已是消失的无影无踪。
据《青岛市志·园林志》介绍,西镇公园建于1936年,1938年日军二次侵占青岛后,强行占用,建了宿舍和仓库,公园消失。民国36年(1947年)版的《青岛指南》记载:“位于市南区之西南部,台西镇之东南,东临郓城南路,南接贵州路,北邻南阳路,西为成武路,占地约5290平方米,周围石柱栏杆,种植花木,石桌石凳及铁椅散布园内。园内西南部辟一圆形水池,盛夏之际,每值夕阳西下,附近居民均集中于园中,做各种游戏,诚西镇一带纳凉佳地”。那么,西镇公园到底在哪里呢?它的由来与曾经的规模是怎样的呢?在它存世很短的时间里,又经历了那些风雨呢?
据档案记载,西镇在拆迁改建之初,原上下马虎窝、脏土沟及挪庄四处各有一部分平民无力自建,经社会局登记,指定暂住菠菜地,等公建住所落成后移居。位于青岛西镇东南的菠菜地,原为郓城路、贵州路、南阳路、城武路围绕的一处棚户区。从1934年9月正式开始迁移,1936年2月全部改造宣告结束,分三批陆续迁出菠菜地,分别迁入第一、第八平民住所,菠菜地原址处开始兴建西镇公园。
在江本砚《中国青岛市公园绿地的形成和转变》里这般介绍:西镇公园位于西康路-郓城路-贵州路-城武路的周边,1936年开始建设。上图是西镇公园的设计图。公园东,西,南,北道路各设有入口。从入口到中心都有一条马路,东西、南北形成了两个轴心。由于南北韩的轴线,公园将会分成两个部分。在东侧,菱形和三角形的位置构成。北有儿童运动场和草坪,南有主要的花木景观。那个正中上面写着“钟”,可以推测出这也一定是用植物造的。东面和西侧的道路和池塘设计成柔和的造型,是中国传统花园的天空。出现了间接性特征。不光是空间,亭子、筑山、园林也是中国的园林,被认为是要素比较好。因此,西镇公园是真实的空间。不管是结构,还是花园,都混合着中国风和西洋风,被设计成一个折中的公园。
在搜集西镇公园的资料时,一个主要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那就是从未见过公园的哪怕一张图片。对于公园的描述也是以多处的文字资料作为参考。根据提示,当你来到这里时,却发现确是无迹可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