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祛湿的效果是很微弱的,艾灸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治疗的手段,不能将其看作是万能的,什么病都可以通过艾灸来完成,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同时,艾灸也是需要辩证使用的,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可以通过艾灸来缓解或者治疗。
祛湿首先要搞清楚内湿还是外湿
要说祛湿,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湿邪是如何形成的,如果搞不清楚湿邪如何形成?搞不懂是寒湿还是湿热,就更加不可以随便艾灸了。
湿邪有内外之分,外湿为六淫之一,常先伤于下,多是由于气候潮湿、涉水淋雨、久居湿地等因素,导致湿邪侵袭人体所致。
内湿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内湿多是由于脾失健运,水湿停聚所致。内湿与外湿虽然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有常相互影响。外湿发病,最容易伤及脾胃,导致脾失健运,以至于湿从内生;而脾失健运,有容易招致外湿的侵袭,所以最终还是以脾失健运为主。
内湿的形成
多是因为饮食不节,如长期的恣食生冷、油腻肥甘,或者饥饱失常,损伤脾胃,脾伤则运化无权,导致津液不能转输运化,停滞而湿从内生,聚集体内为患。发病或为泄泻、或为肿满、或为肥胖、或为饮邪。这就是常说的“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所说的意思。
湿邪侵入人体,会根据人体的不同,体质的差异,以及治疗的不当而转化,如脾阳素虚者,容易导致寒湿内积;胃热素盛者,容易导致湿热;
过用寒凉者,容易寒化,妄加温燥者,易于热化。湿从寒化,多容易损伤脾阳,湿从热化,多容易耗伤胃阴,这又是湿邪寒化或热化后的发展祛湿。
但湿为阴邪,其性粘滞,湿盛则阳微,湿从寒化,乃湿邪致病的主要发展趋势,所以,在临证时,寒化多于热化。
湿邪的证治分类
1、寒湿困脾
主要是由于贪凉饮冷,过食生冷瓜果,导致寒湿停滞于中焦;或者因为冒雨涉水,居住湿地,导致寒湿内侵;或者因为内湿素盛,中阳被困,以至于寒湿内生所致。
临床多表现为脘腹闷胀、不思饮食、泛恶欲吐、口淡不渴、腹痛溏泻、头重如裹、身重或肿,舌苔白腻,脉濡缓。
临床治疗当以温中化湿为主。常用方剂如胃苓汤、实脾饮等。
2、湿热中阻
主要是由于感受湿热之邪,或者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
临床多表现为脘腹痞闷、呕恶厌食、口苦口粘、口渴不饮、尿赤、或面目肌肤发黄、或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舌苔黄腻,脉濡数。
临床治疗当以清热化湿。常用如连朴饮、甘露消毒饮等。
3、脾虚湿阻
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导致脾虚健运失职,水湿内生所致。、
临床多表现为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四肢困重、脘腹不适、纳谷不香、厌食油腻、大便溏薄或泄泻,舌苔薄腻,舌质淡胖,脉濡细等。
临床治疗当以健脾化湿为主。常用方如香砂六君子汤等。
祛湿应根据脾虚和湿盛而分主次
祛湿应根据脾虚和湿盛的主次,权衡轻重,灵活运用。以湿盛为主的,应当以除湿之法,或芳香化湿,或苦温燥湿,或淡渗利湿,没有必要妄加补虚之品。
以脾虚为主的,应当健脾与化湿配合使用。
祛湿应当分清寒湿和湿热
湿从寒化伤及脾阳,应当以温热药物助阳以燥湿,除了选用苦温燥湿的药物之外,还要配合温运脾阳的药物;
湿从热化伤及胃阴,应当选用养阴药物与化湿药物配合,以清热化湿而不伤阴,生津养阴而不助湿为原则。
总之,祛湿用药必须灵活运用,切勿千篇一律,千人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