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是一种中药材,至今已有上千年的药用史,属于强壮补药,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具有补气固表、固本止汗、托毒排脓、强壮脾胃、收敛生肌、利尿消肿、活血医危、补气通滞等功效,对表虚自汗、气虚血亏、脾胃不壮、精神不足、四肢乏力、久病衰弱、子官脱垂、浮肿和痈疽等病症有显著疗效。此外,黄芪含有糖类、蛋白质、氨基酸、叶酸、核黄素、铁、钙、锌、磷等多种营养素,药食同源,可用来煮粥、炖汤、泡茶。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主要含有黄酮、皂苷和多糖等活性成分,黄酮类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调节血脂代谢、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改善微血管循环等作用,皂苷类成分具有抗炎、抗凝血、舒张小动脉、抑制脂质沉积、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多糖类成分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β细胞、降低尿蛋白、改善肾脏微循环、保护肾功能、提高免疫功能、保护肝脏等作用。
枸杞又名枸杞子,枸杞干可以入药,其性平、味甘,具有养肝、滋肾、润肺、明目等功效。鲜枸杞可以当水果吃,酸甜可口。从营养学来分析,枸杞含有蛋白质、β-胡萝卜素、叶黄素、维生素C、膳食纤维、硒、铁、钙、钾、铁等多种营养素以及多糖、类黄酮、甜菜红素等保健活性成分。
鲜枸杞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进入肠道后溶于水形成胶体薄膜,覆盖肠道表面,减慢食物的消化吸收,使葡萄糖缓慢进入血液,有助于稳定餐后血糖。此外,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可增加饱腹感,控制食欲,适量摄入有助于保持适宜的体重,预防肥胖。鲜枸杞的升糖指数适中,适合糖尿病患者使用。相比于鲜枸杞,枸杞干的升糖指数更高,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每天最多吃一小把。枸杞中的多糖、类黄酮、甜菜碱等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抑制消化酶的活性,延缓食物的消化吸收,同样有助于稳定餐后血糖。
西洋参是五加科植物西洋参干燥的根,性凉,味甘、微苦,归心、肺、肾经,具有清热生津,补气养阴之功效,用于气虚阴亏,咳喘痰血,内热消渴,虚热烦倦,口燥咽干等症。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西洋参主要含有皂苷、黄酮以及多糖等活性成分,皂苷类成分具有兴奋中枢神经、抗疲劳、抗炎、抗凝血、抗血栓、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强心肌收缩力、抗心肌缺血和缺氧、改善记忆力、抗肿瘤等多种作用。黄酮类成分具有抗衰老、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血脂代谢、抗肿瘤、降血糖等作用。多糖类成分具有调节免疫、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等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中,几乎都是通过提取分离西黄芪、枸杞、西洋参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分析确定其生化特性,在动物实验中探索这些提取物的功能。这些研究只能在理论上提示黄芪、枸杞、西洋参中的活性成分可能具有降糖作用,但黄芪、枸杞、西洋参对人体的降糖作用是否存在、是否有临床意义、使用剂量是多少等问题,都必须有进一步的人体临床试验才行。此外,黄芪、枸杞、西洋参都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文献报道仅有一些轻微的副作用,没有严重毒副作用的报道和记载,但是将来会不会发生,还是未知。
最后,虽然糖尿病患者喝黄芪、枸杞、西洋参泡水不会影响血糖稳定,但是否具有降糖作用、长期饮用安全性如何,这些都不清楚,所以提醒各位糖友,可以适量饮用,不建议长期饮用,更不能因此而影响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