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包罗万象,有许多穴位可以治疗脑鸣。
先说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⑴按摩(点)穴位要得气,不得气也有效果,但是得气后效果明显升高。
⑵穴位要准确,一般来说,穴位是一个在一厘米左右区域(也有触之条梭,顶手等),不要偏离。
⑶要有一定时间,可以一次点按1-3分钟,也可以每次30秒,反复做几次。
下面说穴位:
①醫风。部位 耳垂后,张口凹陷处,当乳突和下颌骨中间。主治 耳聋.耳鸣,中耳炎,腮腺炎,面神经麻痹。
②风池。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所属经络为足少阳胆经。主治: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炎,鼻出血,耳聋,气闭,中风,高血压,精神病,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落枕,荨麻疹。
③下关。在面部,在颧骨下缘中央与下颌切迹之间的凹陷中。属足阳明胃经的面部经穴。主治面口病证,耳聋、耳鸣、聤耳等耳疾。
④百会。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叉处。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
⑤率谷。在头部,当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角孙直上方。头痛,眩晕,呕吐,小儿惊风。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眩晕;顶骨部疼痛,胃炎,小儿高热惊厥。
⑥太溪。其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主治病症为: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
⑦太冲。其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主治头痛,眩晕,疝气,月经不调,癃闭,遗尿,小儿惊风,癫狂,痫证,胁痛,腹胀,黄疸,呕逆,咽痛嗌干,目赤肿痛,膝股内侧痛,足跗肿,下肢痿痹。
⑧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