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各省的高考志愿基本都以结束,那今天我的这个回答就是给后来者了。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在保证不落榜,并能被满意的高校录取,就得系统地学习志愿填报的相关知识,掌握一些必要的技巧。
“冲”不是必需的,但“保”一定是必需的
经历过高考填报志愿的人都听说过志愿填报的“冲、稳、保、堑”原则,“冲”其实只是为满足人美好的愿望,每一名考生都希望自己能上更好的高校,而在考生填报志愿过程中也的确会出现每年都有高校录取分数变化很大的情况,因些大家都希望去碰碰运气,就有了“冲一冲”策略。
考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冲”只是碰运气(当然也有一些策略,后面叙述),概率就很小,因此考生只能用一两个志愿试一试。而且“冲”一定是以牺牲一些东西才能换来结果,最主要牺牲的就是专业,冲进去的高校专业一定不会太好,也因此打算冲就要做好心理准备,志愿填报时一定要“专业服从”。对于有些非常看重专业和地域的考生,不选择“冲”也是非常正确的。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还是应该把精力重点放在“稳一稳”和“保一保”的院校上。为了不落榜(滑档),考生“保”要保得厚实,因此我总喜欢在这一原则上加一个“堑一堑”原则。有了堑的院校,考生落榜的机率就很小了。
总之志愿填报考生所填的志愿一定要做到“冲”有策略,“稳”得合理,“保”得厚实,各高校之间拉开梯度。
“冲一冲”可以,但不能做愣头青
对于大部分考生而言,总不想放弃碰碰运气的机会,但“冲”也不能盲目,一方面“冲”得要适度,另一方面更要分析自己选择冲的院校是否有可冲的“点”,也就是要合理利用一些技巧:
1.牺牲专业冲更好的院校,这个方法大家都知道,但是不是说牺牲专业就是填“服从”,大家“冲”学校的时候谁不填“服从”呢?真正要做到牺牲专业冲院校,就需要认真查阅打算冲的院校的在本省中投放的专业,如果发现其中有少数专业是比较冷门的,预计填的人不多,冲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
2.牺牲地域冲更好的院校,这一技巧相信大家也知道,有考研打算的考生大可选择这一方式来“冲”。
3.“冲”名校的分校,现在许多名校都办了分校,一般情况分校的录取线都要比本校低,但毕业时毕业证是一样的,不会在毕业证上写一个分校,的确有冲的价值。
4. “冲”名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当然考生在冲这类院校时要考虑家里的经济条件,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学费是很贵的。
5.“冲”上年遇到“大年”的院校,利用其他人看到上一年这个院校那么火,今年很多考生不敢填的心理。
6.“冲”上年遇到“小年”的院校,这是与上一点反其道的策略,如果上一年有某高校“小年”实在有点小,如本来投档线位次几千到几万去了,就可以赌它一年恢复不到正常水平。
但是这些所谓的策略都是不可控的,甚至会出现本来这样想,但实际往反的方向发展了,所以说“冲”是有运气成份的,不然为什么“冲”成功的只是少数呢?而且上面介绍的这些技巧在“稳、保”时也是可用的,也有确有很多考生用,这进一步加大了冲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