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湿气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另外在寒冷潮湿的地方呆久了,寒气和湿气也会在我们的身体里聚集散不出去,对我们的身体的健康状况非常不好。
很多朋友不清楚自己是否有湿气、寒气,我先教大家怎么区分,再讲讲如何调理。
中医上认为湿为阴邪,湿性重的特性为黏腻妨碍气机流通:如果湿邪侵犯头部,会出现头部沉重疼痛,像戴了帽子或裹了湿毛巾;侵犯四肢,则会出现四肢酸重无力等症状;侵犯肠胃,则会出现胃肠胀气、肠鸣、食欲不振、大便稀软或黏滞不畅,甚至水泻等症状;侵犯关节,则会出现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侵犯肌肤,则会出现皮下水肿、按之凹陷或皮肤湿疹起水泡等症状。湿性趋下,就像水往下流的原理一样,所以湿气重的人,容易出现以下症状,如下肢水肿、小便不畅、拉肚子或者女生容易白带多。
因此,湿气重的人多有头身困重、四肢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稀软或粘滞不畅、小便不利、关节肿痛、水肿等症状。
而寒气重的人则主要有怕冷的症状,手脚冰凉的症状,当寒气与湿气互相勾结,形成寒湿,就更复杂了,特别是女性朋友,很多疾病的诱因和症结就是寒湿过重。
女子以血为养,血行顺畅,气血充盈,皮肤才会好,精神足,而血是“得热则行,遇寒则凝”,如果受寒了,阻碍了气血运行,那吃再多补品,营养物质也不能顺利吸收。
因此有寒、湿之病的人,除了找中医调理身体外,平时日常生活也要多注意以下几点:
1. 多运动。运动能增强人体新陈代谢,排汗有利于将体内湿气逼出。
2. 汗蒸。如果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剧烈运动,汗蒸也是个好办法,但要注意汗蒸后毛孔打开,避免受凉。
3.多吃温性食物和祛湿的食物。如姜汤,姜是温性食材,有温阳作用,同时对发汗也有帮助;还可以吃薏米红豆粥,对祛除湿气的效果不错!
4.按穴位。大家可以试试按揉三阴交,在我们脚踝内侧往上四个手指的宽度,睡前按一按,不仅可祛除湿气,还可美容养颜。
5.忌口。少吃肥甘厚腻、生冷寒凉的食物,饮食尽量清淡。
我从事中医脾胃科、妇科、儿科工作50年,刚在头条和大家分享中医知识不久,欢迎热爱中医的朋友关注!谢谢支持!@头条健康 @悟空问答 @头条健康联盟 @微头条小秘书 @头条号 @微头条 @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