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苏州工业园,艾利特机器人邀请了11家生态合作伙伴齐聚苏州运营中心,开启了一场时长4小时的“聚生态,创未来”机器人及生态合作伙伴直播。“原定9月底的上海工博会延期了,对于包括艾利特在内的很多展商来说影响不小。为工博会准备的方案得到了很多生态伙伴的支持,所以我们快速做出决定,将展会搬到线上并且邀请伙伴们一起参加。”艾利特市场总监任怡说道,“2022年尽管许多企业活得艰难,压力之下我们仍旧能看到自动化和机器人行业的坚韧和活力。本体和生态厂商、渠道、集成商都在尝试以各种方式打开局面,无论是布局出海,还是深挖本地需求加大研发投入,无一例外都是企业在困难时期的蓄力和探索。协作机器人应用的非标特征鲜明,除了大家熟悉的汽车零部件、3C电子、金属加工、物流包装等场景,近几年来持续在新零售、新能源、生命科学和医疗等垂直领域做过铺垫,甚至还有结合AI人工智能和元宇宙概念所作出的差异化、概念化定义。越深入市场,我们发现支持一项技术从先进走向成熟,再走向普及的不是某一家厂商,而是生态和产业集群,因此从长远计艾利特在专注协作机器人产品时要借助平台的优势,更要为平台创造价值。这次线上生态大会,艾利特的角色就是搭平台让伙伴们展示,让观众朋友们从多维度获取对自己工厂和生产有价值的机器人使用经验,启发他们未来做出更快更正确的选择。”
近年来,艾利特机器人ELITE ROBOTS一直致力于基于协作机器人平台,为用户提供第三方末端执行器解决方案和其他附加组件的生态系统。所谓术业有专攻,协作机器人本体厂商的责任在于不断提升产品力和打磨机器人本体的稳定性和开放性;而众多生态合作伙伴通过实际落地的项目需求,熟悉艾利特产品的优势和特征,专注于将各自最擅长的末端和传感器技术与协作机器人相结合,创造出更多有竞争力和简单易用的场景化方案,最终通过让客户收益的方式获得支持和推广。这一切,都与艾利特一直以来强调的“协作机器人平台化趋势”密不可分。
当其他一些本体厂商选择自己制造末端执行器、移动小车或传感器时,艾利特选择通过生态系统协同的商业模式,其原因有很多:
1。艾利特认为,没有人可以成为所有领域的专家,一家本体厂商不可能包办所有的事情。每一个细分品类和垂直市场,都有相对更有竞争力的品牌和型号。行业因为精细化风格变得更有效率和更加活跃。
2。我们相信,与合作伙伴共同创建的生态系统将以更多样和灵活的方式造福客户,包括给予用户更多更广泛的选择,以及尽可能为用户扫清集成过程中的障碍,提供相对标准化的解决方案。而不可否认的是,协作机器人所面向的是:市场比起规模化应用的传统工业机器人场景,非标属性更强,因此很难通过“一招鲜”通杀所有的需求。
哪怕最常见的取放应用,用户对于夹具的选择,或者配备何种视觉传感器,仍旧有各自的偏好。就好比客户有权选择不同类型和品牌的机械臂,他们也希望有非常多的”方案组合“可供挑选。因此与其墨守成规,不如开放共赢,艾利特选择将协作机器人本体作为一个平台化的载体,欢迎各家生态合作伙伴以开放和多样的合作形式,形成生态协同。
3。艾利特协作机器人生态系统将帮助艾利特的生态合作伙伴扩大市场和销量,并激发彼此的创造力。近几年来,协作机器人依旧保持着高增速,GGII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协作机器人销量为2300台,市场规模3。6亿元,到2022年中国协作机器人销量已经达到9900台,市场规模11。53亿元。2015-2020年协作机器人的销量及市场规模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55。18%和42。53%。预计2021年中国协作机器人销量有望突破1。78万台,到2025年有望突破6万台,市场规模达到45亿元。
受大环境利好的影响,艾利特自2019年至今基本以销量每年翻番的速度成长,与生态合作伙伴的合作也愈发紧密。例如在自2019年起作为行业率先推进复合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的协作机器人本体厂商,与多家视觉、AMR底盘厂商基于项目展开互动与合作,逐步迭代复合机器人一站式解决方案。例如自2021年始艾利特与国内知名药物研发创新自动化实验室深度合作,助力生命科学领域的自动化、标准化解决方案,通过与生态合作伙伴协同为终端用户提供量身定做的规模化协作机器人应用,为高质量数据结合AI模型持续迭代的药物研发,提供来自制造业的前沿经验。
研发和生产一个具有影响力和市场认同的协作机械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艾利特深信自己有能力和耐心在这方面做得更好。而于此同时设计和生产出符合标准的末端执行器,力控、视觉传感器,并不是我们想要追求的目标。
例如,末端执行器是特定于行业和应用的,生产它们的公司需要拥有高度专业的知识,确切地知道他们的产品是如何使用的,必须发挥怎样的作用。在这些领域,我们的合作伙伴OnRobot, SMC, Gimatic, Zimmer, Schunk, 大寰等公司都已经证明了自己。同样,视觉领域也不乏SOLOMON, Sensopart,梅卡曼德,迁移科技这些垂直领域专家。这次受邀参加活动的斯坦德机器人作为国内最早一批与艾利特协同开发复合机器人应用的小车厂商,通过其专业性为创新场景的开拓赋能。Ewellix伊维莱从SKF升级品牌名后,与国内厂商有更积极的互动,在协作机器人大负载化的趋势下精准锁定了码垛搬运场景的市场需求。这些基于实际案例的经验,让艾利特确定:促进终端用户和终端执行器、生态软硬件合作伙伴与机器人本体厂商之间的合作是很自然的,也是平台化趋势下的必要功课。
在艾利特,这一些正在进行,我们也期待更多伙伴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最终各家厂商的目标就是为终端用户提供高效、可靠、安全和便捷的产品。如果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坚持保证品质的同时,将直接采购成本和各类间接成本不断降低,相信我们一定有机会创造一个更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