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经,是指神经纵运行的在的干脉。所谓络,是指神经横运行的网络系统的小支脉。经络如环无端、内外衔接,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分十二经脉,络无法计数。
人体主要有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十二经络走向包括:
1、手三阴经:从胸沿臂内侧走向手
2、手三阳经:从手沿臂外侧走向头。
3、足三阴经:从足沿腿内侧走向腹。
4、足三阳经:从腹沿腿外侧走向足。
而奇经八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经络经十二经脉意义-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又称正经
作用-运行气血的主要干道
特点-分手足三阴三阳四组,与脏腑连属,有表里相配,其循环自肺经开始至肝经止,周而复始循环不息,各经均有专定的腧穴 奇经八脉意义-不直接连属脏腑,无表里相配,故称奇经
作用-加强经脉之间的联系,以调节十二经气血
特点-任督两脉随十二经组成循环的通路,并在专定的腧穴,其他六脉不随十二经循环,腧穴都依附于十二经脉 十二经别意义-正经旁出的支脉
作用-加强表里经脉深部的联系,以补正经在体内外循环的不足
特点-循环路线走向均由四肢别出走入深部(胸、腹)复出浅部(头、颈)十二经筋意义-十二经脉所属的筋肉体系
作用-联结肢体骨肉,维络周身,主司关节运动
特点-循环走向自四肢末稍走向躯干,终于头身,不入脏腑,多结聚于四肢关节和肌肉丰富之处十二皮部意义-十二经脉所属的皮肤体质
作用-联结皮内,加强十二经脉与体表的联系,是十二经脉在体表一定皮肤部位的反应区特点-分区基本上和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循行部位一致络十五络意义-本经别走邻经而分出的支络部
作用-加强表里阴阳两经的联系与调节
特点-十二经脉和任督两脉各有一个别络加上脾之大络,共为十五别络孙络-络脉最细小的分支,网罗全身(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肺、心包、心),手三阳(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胃、胆、膀胱),足三阴(脾、肝、肾)经的总称。由于它们隶属于十二脏腑,为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十二经脉的命名是结合脏腑、阴阳、手足三个方面而定的。阳分少阳、阳明、太阳;阴分大阴、厥阴、太阴。根据脏属阴、腑属阳、内侧为阴、外侧为阳的原则,把各经所属脏腑结合循行于四肢的部位,订出各经的名称。即属脏而循行于肢体内侧的为阴经,否则为阳经。十二经脉的作用主要是联络脏腑、肢体和运行气血,濡养全身。
十二经脉名称表
阴经
(属脏)阳经
(属腑)循行部位
(阴经行于内侧,阳经行于外侧)手太阴肺经
厥阴心包经
少阴心经阳明大肠经
少阳三焦经
太阳小肠经上肢前线
中线
后线足太阴脾经
厥阴肝经
少阴肾经阳明胃经
少阳胆经
太阳膀胱经下肢前线
中线
后线十二经脉的循行特点是:凡属六脏(五脏加心包)的经脉称“阴经”,它们从六脏发出后,多循行于四肢内侧及胸腹部,上肢内侧者为手三阴,下肢内侧者为足三阴经。凡属六腑的经脉标为“阳经”,它们从六腑发出后,多循行四肢外侧面及头面,躯干部,上肢外侧者为手三阳经,下肢外侧者为足三阳经。十二经脉的头身四肢的分布规律是:手足三阳经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侧),“太阳”在后;手足三阴经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为“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灵枢·逆顺肥瘦》)
十二经脉通过支脉和经络脉的沟通衔接,形成六组“络属”关系。即在阴阳经之间形成六组“表里头系”。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脏络脏。
十二经表里关系表
手阴经
阳经太阴肺经
…(外侧)
阳明大肠经厥阴心包经
…(中间)
少阳三焦经少阴心经
…(内侧)
太阳小肠经表里相对足阳经
阴经阳明胃经
…(前侧)
太阴脾经少阳胆经
…(外侧)
厥阴肝经太阳膀胱经
…(后侧)
少阴肾经表里相对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为:起于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最后又回到肺经。周而复始,环流不息。
(二)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故称“奇经”。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溢蓄、调节作用。
任脉:为诸条阴经交会之脉,故称“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的作用。
督脉称“阳脉之海”,诸阳经均与其交会,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
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十二经脉均与其交会,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
带脉约束诸经。阴维脉,阳维脉分别调节六阴经和六阳经的经气,以维持阴阳协调和平衡。阴跷、阳跷脉共同调节肢体运动和眼睑的开合功能。
奇经八脉中的腧穴,大多寄附于十二经之中,唯任、督二脉,各有其专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
十四经,是针灸学科内容的重要部分,由于十四经具有一定的循环路线和病候及其专属腧穴主治;它不但是经络系统的主干,而且在临床上还是辩证归经(诊断疾病)和循经取穴施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