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子宫下垂,是由于怀孕期间子宫膨大,导致子宫内壁不能良好收缩复原,导致子宫脱离了正常的位置,也叫子宫脱垂。选择剖腹产的产妇,一般情况下极少发生子宫下垂的情况。如发生子宫下垂,很可能是手术后饮食不当、护理不当、过度运动等因素造成。
一、造成子宫下垂的原因
剖腹产手术后,胎儿、羊水、胎盘从子宫中娩出。正常情况下,手术结束后,子宫会慢慢收缩,手术的当天宫底会收缩到位于脐下、平脐的水平;之后约每天下降1指,2-3天宫底会降到脐下,10天左右子宫会缩小回到盆腔中,触摸腹部时感觉不到子宫膨出,产后6周左右,子宫可恢复到产前大小。但也因产妇体质、护理的不同存在个体差异。 造成子宫下垂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 急产、难产、第二产程过长、造成子宫组织、盆底肌损伤导致子宫下垂;
- 没有充分休息、过早从事体力劳动、或不当的运动方式造成子宫下垂;
- 先天性盆底组织及筋膜发育不良、以及内分泌病变造成分底组织、肌肉的萎缩、松驰、导致子宫下垂;
产后要尽早下地走动,促进恶露排出及刺激子宫收缩,但不宜下地走动太久,更要长时间站立、下蹲、要注意休息。
二、子宫下垂的症状
子宫下垂的程度有轻、有重。
轻者,产妇的腹部会有下坠感,好像有东西要掉出来。轻度的下垂无需治疗,适当运动便可恢复。下垂的子宫对子宫韧带有牵拉,可导致盆腔淤血使产妇感到腰酸背痛、下垂感明显。
严重的子宫下垂还会对膀胱造成挤压,导致尿频。给健康及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三、如何使下垂的子宫“归位”
1、提肛运动、收缩腹肌运动帮助盆底肌、腹肌的恢复
剖腹产手术后,子宫及盆底肌肉组织的恢复需要6-8周的时间。剖腹产一个月后,经医生复查伤口的愈合程度才能进行运动,否则不当的运动会使腹部肌肉拉伤。在这一休息期间可以做一些躺在床上就能进行的产后运动,如提肛运动、收缩腹肌运动加强盆底肌肉韧性及腹肌的恢复。
- 提肛运动:用力收缩肛门,停几秒再放松,反复十分钟,一天多次。清晨起床是最佳锻炼时间。
- 收缩腹肌:用力收缩腹部肌肉,停几秒再放松,反复多次,平时坐、行走的时候也可以配合做收腹的动作,使腹部肌肉得到充分锻炼,次数不限。
- 胸膝:跪于床上,胸部紧贴床面,大腿与床保持垂直,坚持15分钟,每天2次。
- 加强营养、充分休息、适当运动增强体质;避免压迫下腹使腹压增高的劳动。
- 对于中、轻度子宫下垂产妇,可以通过子宫托加强对子宫的支撑。
子宫下垂不可忽视,一定要及时纠正,以上方法对子宫下垂都有一定的益处。有的产妇不好意思看医生,想着顺其自然它能自主恢复,但这样只会是让情况恶化。以上方法、动作都很简单,可以坚持锻炼,让身体慢慢恢复。
产后身体虚弱,需要休息,再加上哺乳,新手妈妈需要补充充分的营养,想减肥、瘦肚子的最佳时间为6个月后。
我是【仟言育儿】关注育儿领域,专注育儿分享。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