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痛风初始发作之后开始治疗是能恢复好的,我们不要丧失信心而放弃,只要坚持正确的生活方式或者坚持药物治疗都能够恢复正常生活。
首先我们要了解痛风是怎么产生的?
痛风其实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障碍,导致体内的血尿酸水平过高,身体为了降低血尿酸的水平,从而把血尿酸沉积为晶体,沉积在体内的各大关节,而这些晶体又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产生反应,产生各种炎症介质,从而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同时,这些晶体也会沉积在肾小管和血管中,久而久之会引起肾功能的损害。
那么痛风发作后应该怎么办呢?
在痛风发作的急性期我们可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如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需要注意的是,在急性发作期不宜使用降尿酸药物,因为血尿酸降低会使关节内的痛风石溶解析出尿酸盐结晶从而诱发急性关节炎。
在间歇期及慢性期,这时我们要进行降尿酸的治疗,可在用降尿酸药的同时服用低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一个月,起到预防复发的作用。同时,我们需要定期复查血尿酸来监测血尿酸的控制情况,初期可以每1个月查下血尿酸;待稳定后可每1~3个月查下血尿酸。
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来防止我们的尿酸升高呢?
①饮食:生活中要少吃高嘌呤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肉类、海鲜,多吃新鲜蔬菜,如青菜、瓜类、萝卜等。对于嘌呤含量较高的蔬菜,如莴苣、菠菜、蘑菇、菜花等,可在发作的间歇期适当食用来保证营养均衡。大量饮水可加速尿酸的排泄,可以预防痛风的发作。另外我们要注意,不要饮酒,不要喝橙汁、可乐、苹果汁等高糖饮料。
②运动:适度的做中等强度的运动而非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身体大量出汗会使体内尿酸浓度进一步升高,可能会诱发痛风发作。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肥胖也是痛风的高位因素,通过运动控制体重(BMI控制在18.9~23.9),可减少痛风风险。
③药物:避免使用升高尿酸的药物:如氢氯噻嗪、阿司匹林、环孢素、吡嗪酰胺等。如果因病情需要服用这些药物,需要充分向医生交代自己的痛风病史。
其实,如果我们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把血尿酸水平控制在正常水平,部分患者是可以不用药物治疗的,但是一定要持之以恒。面对痛风,我们也要树立信心,认识到这个问题其实是可控的,需要我们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