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
马斯洛 (Maslow, Abraham Harold),1908-1970,美国心理学家、哲学家,以心理学的自我实现学说闻名。这一学说强调,心理治疗的基本目的应是自我的整合。
马斯洛曾在威斯康星大学学习心理学,后在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学习格式塔心理学。1937年在布鲁克林学院执教;1951年担任布兰迪大学心理系主任至1969年。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于其主要著作《动机与人格》(1954)和《存在心理学的建立》 (1962)之中。这个理论是个心理学的专业理论,任何超出心理学范围的解读,不管是越界贬低还是过度褒奖,都是不恰当的。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就是本文伊始所说的“自我实现学说”—— 提出每个人都有一个必须被满足的需要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他认为,当一个处于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情绪层次中下一个较高水平的需要便支配了意识功能;缺乏食物、住所及感到自己所处环境不安全的人不能表现出对高一层次的需要。真正健康的人满足了甚至是最高的心理需要,他们是达到自我实现的人,他们的人格的各个组成部分或自已得到了充分整合。
马斯洛认为,在这五个需要层次之上,还有自我超越的需求。
鉴于马斯洛的见解,他的哲学,被归入人本主义哲学流派之中。 但实际上,他自己更关注于心理学领域。
西方近代心理学,重视对行为动机(motivation)的研究,先后出现了“精神分析理论”、“驱力理论”、“唤醒或激活的理论”、“诱因理论”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被认为属于“诱因理论”之一种。
马斯洛的这一学说,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曾在美国和西方其他地域产生了极大影响,主要集中在管理、商业、教育等领域。
据印象,上世纪80年代初,马斯洛此一理论传入中国。比较早被融合应用于管理学的是一本名叫《激励.活力.凝聚力》的书籍。此理论也被应用于管理学、人力资源、教育等领域。个人觉得,国内对此似乎“引用”照搬,多于研究和深化。
上个世纪80年代,西方学术界和文化界被极端后现代主义所主导。其主张“平地独断论”。马斯洛的理论受到了冷落和排除。 但这也并非全是坏事,这促使马斯洛的理论更回归了心理学——后继者反而发现了过去没关注的重要两点—— 第一,马斯洛的理论,是建立在“搜集了经验和现象的证据”坚实基础之上的——这应该是心理学最看重的方法。 第二,马斯洛是个“发展学家”——他对于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心理学”和第四势力“超个人心理学”的形成功不可没。
现在,马斯洛的理论,已被嵌入“整合心理学”当中,并被用于人的意识进化和具体机理的研究之中。
(马斯洛理论在整合心理学中的作用)
1970年马斯洛去世后,他的论文集《人性的 发展》(1971)发表。 上面说到的马斯洛的三本著作,在国内都有出版,只是后两本的名称有所不同。